向美而生、以美化人——共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| 優教育思想力沙龙·学前教育专场精彩回顾
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课程如何建设?
张华(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、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)
儿童是与生俱来的创造者,儿童是观念性存在。儿童认识具有高级性、多元性、直接性。儿童生来具有理智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潜能,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始终拥有高阶思维的内在需要。
“把思维的权利归还孩子”,张华教授呼唤“幼儿园大观念课程”,概念性理解或概念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前提,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,惟有大观念课程才能把这三种“高阶思维”汇合并发展起来。
“大观念课程”指向幼儿的深度学习,本质上是“生成性教学”。在“大观念课程”设计实施中,教师由“教学工匠”转为“课程创生者”,选择对幼儿有意义的“超学科”主题,通过解决问题,引导幼儿进行横向整合、纵向一贯的“超学科探究”,让幼儿在自己的“天真理论”的基础上,运用学科概念探索生活主题,逐步生成概念性理解。
杜威曾言:“参与知识创造是人的最高特权和自由的惟一保证。”幼儿也是知识的创造者,设计大观念课程,就是让孩子们在完成探究任务中从事积极的知识创造,“让每一个儿童创造着长大,成为数字时代负责任的创造者”。
生态式美育的基本理念与实施
边霞(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)
好的教育,是一趟美的历程,从李泽厚到滕守尧,以美学家视角看教育,以生态的眼光、态度和方法来观照、思考、理解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,边霞教授提出,生态式美育与幼儿园完整教育存在有机联系,应从儿童发展出发,不断运用生态智慧,达到审美和艺术的“整体的美育”。
生态式美育并非单一指向,而以儿童的审美素养、艺术素养及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目标,多个学科或领域、多个艺术门类以生态的方式相互融合,彼此相通,互生互补。在美育活动实践中,感知与体验、创造与表现、评价与反思环环相扣,互相交叉渗透,多样的对话形式交织其中,师幼平等互动,尊重且相信儿童的审美和艺术潜能。基于此,边霞教授提出“双线索”设计思路,“明线”为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线索,“暗线”为主题下每一次活动中蕴含的审美感受、知识、技能等审美与艺术学科方面的线索,由此构建生态式美育单元主题课程。
幼儿园高质量建设的行与思
南京是学前教育的发源地之一,如何沿着陈鹤琴、陶行知等先生的理论创新前行,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姚霞,与南京市四所课程建设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园长对话,共同探讨学校教育高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。
南京晓庄实验幼儿园丁艳红园长提到高质量办园首先在于落实好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,以理念引领办园。而办园理念最终指向培养什么样的儿童,“教学做合一”,晓庄实验幼儿园从行知先生的本土化创新理论中来,培养真善美的完整儿童,尊重儿童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学习经验的获取方式,教孩子成为一个“小先生”。
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,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幼教集团林虹园长说到,幼儿能否在园所得到高质量发展,教师能否获得高质量发展,进而延伸到家长能否获得成长,这都指向人的发展。如“小小城市探索者”课程等“大观念”课程实践,雨花实验幼儿园以课程为载体来发展儿童、教师和家长,秉持“把最好的献给儿童”的初心,在课程建设上持续破局突围。
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,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唐松梅园长认为,教师的专业成长,“高”在专业素养和家国情怀上向远向宽,最终走向美的教师。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,拥有78年办园历史的第三幼儿园,传承“落花生”精神,“做有用的人,做有用的事”。其次是“质”,从研究儿童美术教育开始,走向生态式美育课程,使美有形式和内容相融而生的意义和价值。学前教育不是少数儿童的发展,高品质教育还要有“量”,把目光聚焦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,让每一个儿童被看见,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。
“爱运动、乐交往、喜探究、敢创造”,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自1954年开园即关注儿童的营养与健康,体育教育是传统,并逐渐把健康概念扩展到身心健康。杨梅园长谈到,高质量的内核是儿童发展,“创造”“合作”是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。从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出发,建构课程建设的评估体系,基于儿童发展证据,找寻儿童的起点,理解儿童、分析儿童,支持儿童的发展。
“向美而生,以美化人”,如何做美的教育、美的课程,实现儿童的美好生活?杨梅园长从园所实践出发,提到心灵美透过行为美而显现,运动和美相融,体态美生发孩子内心的自信气质,激发儿童在好奇中探究和创造。以美育人,唐松梅园长认为幼儿园阶段非常适宜开展美育课程,美对于感性、情感的凸显,契合学前阶段儿童具体的形象思维特质,孩子借由美而获得发展。艺术和科学并不矛盾,相反,艺术中包含很多科学原理,儿童以艺术家创作思维表现和学习。同时,艺术不等于美本身,但艺术一定有一种美的形式,在沉浸于美的愉悦中探索美、发展美。
“寻真润美”,丁艳红园长认为美是一种个性,可以扩充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。”孩子在自由浪漫的氛围中浸润,在探究式学习中去感受、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。“为儿童心灵点灯”,林虹园长进一步延展“美”的内涵,在学前教育阶段,为儿童美的德性、美的心灵点灯;发展孩子思维的美,以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,创造性地解决问题,从而胜任未来生活。
科学的美的力量、创造的美的力量、思想的美的力量,都指向教育之美,姚霞理事总结到,美不仅仅是载体和手段,更不仅仅是领域性的发展内容和目标,美在儿童的生活当中,无处不在。
“美”是教育的目的,亦是教育的手段。面对当下生源结构性矛盾突出、办园体制差异与资源享有不均衡、发展质量和内涵建设有待提升等复杂环境,学前教育该如何破局?办好美的教育,才能让置身其间的孩子具备审美的灵性、向美的志趣和创美的禀赋。我们期盼汇聚理论与实践研究智慧,让美的教育走向“向美而生、以美化人”的理想,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,与众教育人共同开启学前教育的达美行动。
十余年间,伊顿纪德《優教育》服膺教育,在各地主办、协办近300场教育思想力讲堂,努力在自身站立处的确切位置上,以行动人的姿势采撷、蓄积、链接、传递优质教育资源,于一体关联的行走中触摸未来。
- END -
投稿 | giftededucation@foxmail.com